立夏系列 | 萱草才是真正的中华母亲花!

立夏

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农耕文化和历史的积淀,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北京界线分明的四季轮转,不仅带来自然界千变万化的美,更是印证了二十四节气歌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对自然规律的智慧与观察。

2022年,让我们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波浪,融合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追寻千载自然风物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下的小秘密小故事,寻找北京植物当下最典型的特征,捕捉自然的痕迹,体会园林绿化的匠心独运,感受身边的美好。

越是美丽的花儿,生命越是短暂。萱草花型跟百合非常相似,它的英文名字为daylily,顾名思义就是只开一天的百合。这种稍纵即逝的美丽,往往会引起大家一声叹息。翻转的剧情总是被期待着,于是乎“希望”真的出现了!

立夏系列 | 萱草才是真正的中华母亲花!

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萱草种质资源圃

萱草喜欢扎堆群居生活,是丛生生长的,一簇一簇的;通常萱草一枝花葶上会有多个花蕾,那一丛萱草自然就会长出多枝花葶,此刻一片萱草花海美景浮现在脑海中。花葶上的花蕾排队似的陆续绽放,就像一队模特走T型台,从容淡定、坚定自信,每一朵美丽的花儿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自然而然,萱草的整体花期延长,美丽驻存的当然可以更长久一些,所以大家并没有感到太失望。虽然单朵花只能绽放一天,有一点美中不足,但“群体花期长”这一优点,完美的提升了萱草在园林界的身份地位。而且,有些品种还能连续开花2-3个月,甚至达到半年之久,太让大家喜出望外了!

立夏系列 | 萱草才是真正的中华母亲花!立夏系列 | 萱草才是真正的中华母亲花!立夏系列 | 萱草才是真正的中华母亲花!立夏系列 | 萱草才是真正的中华母亲花!

李俊 摄于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

在北京三环、四环主路绿化带中,与北京市花月季遥相呼应、搭配种植的‘金娃娃’萱草就是经典长花期品种,花期从‘五一’至少可以延续到‘十一’,甚至更久,持续开花能力真的是达到了让大家叹为观止的地步,园林绿地对它的钟爱自然是情不自禁的。这么好的萱草花,谁看着都是垂涎三尺的,恨不得马上揽入怀中,尽收囊底。不急不急,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它的血统来自咱们大中国!

立夏系列 | 萱草才是真正的中华母亲花!

燕谖春光

萱草 Hemerocallis fulva属于阿福花科Asphodelaceae(原为百合科)萱草属 Hemerocallis。萱草别名众多,有“金针”、“黄花菜”、“忘忧草”、“宜男草”、“疗愁”、“鹿箭”等等,为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属观赏类地被植物,也是中国的乡土植物。全世界范围内,萱草属有14个种,原产我国就有11个种,因此,中国成为世界上萱草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国家,是世界萱草属种质的自然分布中心。公元300年前,从中国和东北亚地区经丝绸之路,萱草才被传到欧洲,17世纪再由欧洲传到美国。我国萱草资源自此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作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为世界园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的萱草资源当然也是尽其所能地发挥着重要作用,活跃在历史舞台上。

立夏系列 | 萱草才是真正的中华母亲花!

燕谖春韵

萱草在我国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不同诗歌、绘画等文学艺术题材中,被众多文人墨客所关注,文化底蕴深厚。我国历史上最早文字记载见之于《诗经·卫风·伯兮》中”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xuan)草就是萱草。后来,流传于世的一些诗词、书画作品中,处处显示出萱草在我国古代就成为了母亲花的代言人。

立夏系列 | 萱草才是真正的中华母亲花!

萱草手绘 作者:颖儿

比如《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代表母亲。古时候当游子要出门远行时,首先会在母亲居住的北堂前种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之情,忘却烦忧。

立夏系列 | 萱草才是真正的中华母亲花!

明 陈洪绶 寿萱图 绢本 107.5×42.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朝孟郊《游子行》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元朝王冕《偶书》中云“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这些诗句中都表达了萱草与母亲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立夏系列 | 萱草才是真正的中华母亲花!

萱草手绘 作者:颖儿

明代画家沈周以《怀萱图》、《思萱图》、《椿萱图》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清朝康熙皇帝更为乳母行馆题写“萱瑞堂”,以表示感恩。

“以萱代母”更是清晰表达出萱草作为母亲花的深刻寓意。因此,早在母爱成为康乃馨花语和寓意之前,中国就已经有了萱草母亲花。

立夏

立夏系列 | 萱草才是真正的中华母亲花!

燕谖春晓

萱草作为世界著名的三大宿根花卉之一,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耐寒耐旱,栽培简单,可广泛种植在不同的园林环境中,供绿化、造景使用。而中国母亲的爱同样是深沉、包容的,为子女总是默默付出,不图任何回报,韧性极强。萱草的优良特性,无疑与中国母亲的优点是一致的,不为收获,唯有耕耘,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22日 上午10:42
下一篇 2022年11月22日 上午11:58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