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兰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花卉之一,与菊花、梅花、樱花并称为“四君子”。兰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族情感,被赞美为“花中君子”,“仙人掌中王者”。这篇文章就来介绍一下最赞美兰花的诗句。
1、唐朝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在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借着描绘草,来悼念一位长眠于草地的友人。其中一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就是让兰花作为“远芳”的对象,美妙地融入了整首诗歌中,形象可爱。
2、宋朝陆游《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阴沉默。
千古事,快哉慢哉,谁人曾无感慨狂?
热血终冷,泪眼欲穿,故人已去,问君能有几多愁?
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这首《钗头凤·世情薄》是陆游的代表作,诗中抒发了他对人心冷淡物态复杂的愤怒和悲凉。其中最后一句:“除却天边月,没人知。”中的“月”可以理解成“兰花”,表达了陆游无法与世人心心相通的思维情感,极富哲理性。
3、唐朝白居易《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游园不值》讲述的是走访友人时看到一座花园却没能入内的心情。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表达的是即使不能看到园中的花,但是外面也是春光明媚,在这种情境下“红杏”被用于代指兰花,象征着花园里的春意盎然。
4、唐朝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这首诗是王之涣的代表作,其余一生坎坷,仅有两首名诗。但由于这首诗的风格独特,被后人传颂不衰。在诗的最后两句中,“更上一层楼”含义非常丰富,除了表达对未知事物的追求,还同样体现了人们的前进态度。楼层越高,视野越开阔,换而言之,观察事物的深度越深,我们的领悟力和境界也就越高。同时,人们可以在更高的层级上看到更多的事物,但也要能够通过心智和手段,实现所见即所得,比喻须具备了好学好问的态度。在整个诗歌构思中,兰花作为一个非常好的意象,在鹳雀楼站在高处,一览众山小,在生命境界上向神仙和王侯看齐的主题下,更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意义。(兰花生长于寺庙、宫苑之中,依附着睿智和高尚的象征意义,而且十分难以种植,常用于富显身份的园林景观)
5、元代郑光祖《兰亭序》
“兰亭临帖闻笛声,五十年前追逐游仙。
伯牙绝弦音不绝,缺月残灯影重聚。
无言九思能委琐,有意万缘何方结?
归坟故国思行役,平生不肯两分离。”
这首诗是元代文学家郑光祖所作的一首小词,以“兰亭临帖”为题材,描述的是书法和音乐的美妙。其中“兰亭”象征文化、知识、情趣和高雅,而兰亭所在的山和水还象征生命的过程。最后两句,突然间咏道人生无常,平生选择不肯分离。兰花,以它不可凋零、永世常青的品质,寓意着人生的美好。
6、唐代白居易《八绝句》
“应恨夜深花睡去,更教明月照流酥;
复应轻风亲玉面,扶得花枝向月弯;
明月有光堪折直,此情无计可分明;
自将磨洗认前非,从此披香拂翠翘。
林下群芳犹未识,何如教我草中秋;
幽情冷实难言说,何必双栖更一丘。”
八绝句是一种诗体,每首诗的字数均为八个,而白居易在这八个字中,恰好木有一个字不涉及到了兰花,恰是对兰花美好品质的赞美。这八句诗描写了自己“偷盗”清夜兰花的诗境,极具滋味之美。
7、明代文征明《题花房》
“寄情文字未凝妆,侍立菱花听咏香。
白羽扇中聊拂拭,红蕖栏下自流长。
飘飘冠盖凌烟景,嫋嫋舞裙随水光。
长似玉人金鹤梦,不归明月照轻凉。”
《题花房》描写了一种自然却又富有情致的诗境。兰花在这首诗中象征纯粹、高尚和高雅的气息,即使在风景和人情虚浮的那个时期也充满了温柔和光彩。
8、唐代王昌龄《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在这首诗中,红豆象征爱情,而兰花则是像征最深沉的思念。红豆和兰花是美好的情感符号,体现了王昌龄内心深处对爱情与思念并重的深厚感情。
9、唐代韦庄《菩萨蛮》
“家在岭南陌上村,竹篱茅舍任依稀。
最爱桃花依旧笑,芳心只付菊花归。
话说天凉好个秋,满山遍野-黄金条。
羊公快乐丘壑澄,独到寒梅著雪时。
世胄谦逊礼所尚,玉山相并倍气清。
捧瑶池、瑶草香华回,白莲塘、晚照山中卧。
风流一夜好诗人,拜月琴声弄管真。”
在这首诗中,韦庄用兰花来比喻女儿清雅高洁,世事不凝,与菊花等更能体现兰花柳弱的柔美风韵。这些变化的兰花表现出了女儿貌美如花的姿色,更使人感受到诗人的柔情。
结语
兰花一直以来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其柔美、坚韧的特性,更于文学创作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诗人们赞美和颂扬的对象。以上这些最赞美兰花的诗句,或是悼亡、感怀,或是描写自然、意境,或是赞美爱情,都显示出兰花的崇高地位和多重魅力。兰花,它那清秀、高雅、高洁、永恒的形象,展示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最为纯粹、最为美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