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扩张的桉树林
2021年4月广东河源市宣布全面禁止种植桉树,发现违规种植者可电话举报,以确保本地的生态安全。佛山市高明区则早在2018年起便陆续启动了对桉树林的清退工作,截至今日累计清退了7.45万亩桉树林。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令这个曾经的明星树种沦落到要砍伐清退的地步。
桉树是典型的“舶来品”,原产自澳大利亚,由于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且有不错的经济效益,自发现之日起便成为多个国家眼中的“香饽饽”,目前至少有98个国家和地区种植了桉树。
吴宗濂是晚清派驻意大利的钦差大臣,他意外发现了桉树的这一优良品质,在1890年吴宗濂正式向清政府提出引入桉树的建议,且顺利得到清廷同意。自此桉树在我国“安营扎寨”,如今更是广泛地分布在我国云贵、四川、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之所以桉树多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域,与桉树喜湿、耐热、畏寒的特性密不可分,当气温低于7/8℃时桉树生长缓慢,或可能低温而冻伤树身,无疑阻挡了它进一步北上。桉树真正被南方众多省份大规模种植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方面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对各类木材需求量大增;另一方面得益于桉树的优势、经济效益不断被挖掘出来,地方、民众种植桉树的热情猛增。
桉树生长迅速,和松树、杨树合称“世界三大速生树”,一般树种要十几年发育成材,桉树只需3-5年就能推入市场。而且桉树的树干笔直、挺拔有20多米高,中间少有分叉,本质硬、水分适中是建材、家具行业里的抢手货。另外桉树的木质纤维密度、色泽卓越,平均长度为0.75-1.3毫米,是造纸厂生产高端纸张常用材料。
更重要的是,桉树还有较高的附加值。桉树的枝茎、树叶经蒸汽蒸馏后得到一种无色或淡黄色的桉树油,桉树油在生产漱口剂、除虫剂油膏、牙粉、玫瑰油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于地方而言,桉树简直是个宝贝的存在,3-5年就能实现“绿植造林”的目标,还带动一方经济、提升老百姓收入,所以短短40多年的时间里,桉树扩张到了20多个省份,种植面积突破了460万公顷。
2、 桉树林的潜在危险
进入9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后,大面积种植桉树的山地暴露出了各种的问题,使得专家和民众对桉树有了新的认识,深入研究也随之展开。
现在的桉树是部分民众眼里的“抽水机、抽肥机、断子绝孙树木”,这并非危言耸听。桉树特性决定了它要铆足了劲向高空生长,旺季时1天长高3公分,1个月长高1米,1年时间里树高猛增10米,成年后桉树的更是高达20多米。专家指出,相比其他树种的“横生枝杈”,桉树”“竖直向上”需要吸收更多的营养,而且超高的生长速度又进一步加重了它对土壤中营养物质的迫切需求。
桉树通过吸收水分来获取需要的营养物质,一旦过度汲取意味着周围土壤要么贫瘠、要么板结后沙土化。资料显示,桉树的根系主要集中在地下50-100公分的土层,一般情况下年降水量在500-1000毫米都能正常生长。但降水量一旦降低,干涸的环境将激活它吸收水分的巨大潜力,势必与地面的花、草形成竞争关系。
以昆仑镇为例。昆仑镇位于南宁市东北50公里处,是我国西南地区大规模种植桉树的乡镇之一。昆仑镇下辖的一个小山村种植了大约3000多亩的桉树,加上附近几个村足足有几万亩。当地为此还专门铺设了一条进山的公路,砍掉了生长多年的松树,替换成桉树。桉树生长快、不出几年漫山遍野又是一片葱葱郁郁。
然而村民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寻常地方:首先是林地的飞鸟、走禽在慢慢减少,以往钻入松树林,遇到鸟禽再正常不过,随处能听到飞鸟鸣叫声和拍打翅膀的声音。现在遇到飞鸟的次数、数量都大幅锐减,最多只有原先的1/5;
其次穿插在山里的溪流里,再捉几条鱼烹饪菜肴,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像土著鱼种——七星鱼随着桉树数量增多,最后竟消失不见了;再者村民明显感觉,山里的溪流随着桉树愈发密集,流量减少了,不时有断流的情况。溪流的水甚至由过去的清澈见底变成了黑色。
事实上,最直观的感受是,但凡种植桉树的林地地面的野花、绿草似乎“寸草不生”,给人留下“干净、整洁”的印象。专家指出这一现象更说明问题的严重性:桉树吸收了土壤里的绝大部分养分,以致留给其他绿植的养分太少,不足以维持生存,最终土壤因缺少其他生物的“耕耘”,加快了板结速度。
另一方面,根据专家调查大面积种植桉树的区域,发生干涸的概率大幅领先绿植种类丰富的区域。而且某水电站的数据显示,自从周围山坡、林地被桉树覆盖后,发电量竟下降了20%以上。
不过,并非所有的专家都认同桉树的“破坏性”,有些学者以澳大利亚为例,认为桉树在水土保持、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与其他树木不分伯仲。这一说法,立即遭到专家的反驳,理由是决定多数树木都有调节气候、避免水土流失的作用,关键是“综合效果比”,如果因为引入桉树却把其他生物推向灭绝的边缘,无疑是一个失败的。
桉树进入中国已130多年,想真正和其他生物“和谐共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