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竹是一种原产于中国南方的植物,喜欢肥力丰富、腐殖质丰富、土质松散且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它需要保持土壤湿润,适度的光照,温度控制在20-30℃,并定期施肥。棕竹可通过播种和分株法繁殖,常见病害有叶斑病和介壳虫危害,需要及时处理。
棕竹,又名粽榈竹、矮棕竹、筋头竹、观音竹,原产于中国南方。以下是关于棕竹的详细介绍:
-
土壤选择:棕竹偏好肥力丰富、腐殖质丰富、土质松散且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不能忍受贫瘠和盐碱,表面硬化的土壤生长不佳。
-
浇水:
- 生长季节,要保持盆土湿润。
- 夏天干燥时,除浇水外,每日对枝叶喷洒1-2次清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促使植株健壮生长。
- 秋天适度减少浇水量和次数。
- 冬天,盆土应“见干见湿”,并每隔一周用接近室温的水洒或淋洗一次,以保持枝叶洁净、光亮。
-
光照:棕竹是典型的室内赏叶植物,较能忍受荫蔽,畏强烈阳光,在光线充足的房间里能长时间欣赏。如果房间昏暗,每隔三个月要换一次放置地方。生长期要注意遮阴,遮阴度达到50%即可。
-
栽培:
- 播前先用30-35℃的水浸泡种子1-2天,待种子萌动后再播种。
- 将种子播入盆土,然后盖上2-3厘米厚的细土。
- 播种后需浇水或喷水,并保持土壤湿润,30-50天后即可萌芽。当小苗子叶长到8-10厘米时可正常处理。
-
温度:棕竹喜欢温暖,稍耐寒,生长适宜温度是20-30℃。冬天室内温度控制在5℃以上,可顺利过冬,也可忍受短时间的0℃低温,在我国华南和西南部分地区可以露地种植。
-
施肥:生长季节,每月需施用1-2次浓度较低的液肥,主要施用氮肥。冬天则不施肥。
-
繁殖:棕竹可通过播种和分株法繁殖。
-
病虫防治:棕竹常见病害有叶斑病和介壳虫危害。
- 叶斑病可以连续喷施几次100倍的波尔多液处理。
- 介壳虫害,看到虫害要立即手动刮除,或喷施5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杀虫,并改善通风透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