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芒果单位面积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品质却有所下滑,而病虫害作为影响芒果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发生日趋加重,严重威胁了当地芒果产业的安全。
蓟马作为芒果的主要的害虫之一,全年均可发生,部分果园的发病率一度高达70%。除蓟马外芒果主要病虫害还有炭疽病、细菌性黑斑病、脊胸天牛、叶蝉等。病虫害问题已成为芒果产业发展的严重障碍,现将芒果常见的病虫害为害特征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希望农户能够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提前预防,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
芒果横线尾夜蛾
为害症状:横线尾夜蛾,俗称钻心虫,其幼虫往往钻进芒果的幼嫩树梢,蛀食芒果的花穗、嫩叶等部位,导致树梢枯萎,落叶,严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导致结果量下降。
生活习性与发生特点:一般一年繁殖8代,世代重叠,成虫昼伏夜出,趋光、趋化性弱,幼虫一般5-6月和8-10月为害嫩梢,10-12月和2-3月为害花蕾和嫩梢。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在芒果的枯烂木、枯枝、树皮或其他虫壳、天牛粪便等处吐丝封口化蛹。
防治方法:首先,应时常清理干枯树枝,剪除枯梢、枯枝并烧毁。清除树干粗皮或在芒果的枝干基部捆绑稻草,诱导其幼虫产卵化蛹,每8-10天处理1次。冬季刷净树皮裂缝,树干及主枝涂以3∶10的石灰水。在果梢或叶梢萌动开绽时喷药,10天喷1次,连续3-4次。药剂可用敌百克等。
芒果叶瘿蚊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受害叶片出现大量穿孔或呈不规则网状破裂影响光合作用,对新梢质量影响很大,常造成树冠生长不良,影响树势和产量。
生活习性与发生特点:广东、广西、海南年生8代左右,11月中旬后幼虫进入表土3-5cm处化蛹越冬,翌年4月上旬羽化出土。初孵幼虫咬破嫩叶表皮钻到叶肉中取食,产生水烫状点斑,随虫体长大产生小瘤状虫瘿,幼虫离开虫瘿时,中央裂开形成穿孔,幼虫老熟后进入土中化蛹。
防治方法:注意修枝整形,保持通风透光,适时清园松土。叶瘿蚊在雨量充沛的季节大量爆发,伤口常被真菌和细菌感染,每次打药杀菌要同步进行。叶瘿蚊只危害嫩叶和嫩梢,新梢嫩叶抽生时,可喷施20%杀灭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三氟氯氰菊酯2000-3000倍液,7-10天喷1次。
芒果切叶象甲
为害症状:成虫取食嫩叶表皮和叶肉,啃食斑近乎圆形,仅余下透明状下表皮,叶片卷缩干枯。雌成虫在嫩叶上产卵,并从叶片近基部处咬断,切口齐整如刀切,造成秃梢,严重影响树势。
生活习性与发生特点:在海南每年发生9代,世代重叠。成虫产卵剪叶期间,若遇烈日,落地带卵剪叶迅速萎蔫,致卵和幼虫大量死亡。土壤含水量对蛹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低于10%或高于20%均能引致前期蛹死亡。芒果切叶象成虫羽化出土后,有明显向上性、趋嫩性和群集性,常聚居于芒果嫩梢、嫩叶上。遇惊动时假死落地或飞走。
防治方法:松翻园土,破坏化蛹场所。及时烧毁地面被咬断的嫩叶,消灭虫卵、幼虫。抽梢期喷施40%乐果乳油15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或25%杀虫双500-800倍液进行防治,7天喷1次,连喷2-3次。
芒果脊胸天牛
为害症状:幼虫钻食芒果、腰果等果树的枝条,通常从幼枝条侵入,钻蛀枝条和树干,使枝条干枯,影响植株的生长势,刮大风时常造成断枝或树干倒折。最终导致全株死亡。
生活习性与发生特点:1年发生1代,幼虫孵化后即钻入枝条髓部蛀食,在隧道末端常有白色胶状物聚集。幼虫老熟后即在隧道内化蛹,蛹羽化后在蛹室内停留一段时间后外出活动,啃食幼嫩枝条、嫩芽、嫩梢皮。
防治方法:在成虫羽化盛期,安装黑光灯诱杀。在5—6月份低龄幼虫为害期,或冬季越冬期间,剪除受害枝条烧毁或钩杀。8—12月份,虫孔用细钢丝通后,再用棉花或废纸蘸80%敌敌畏或40%乐果原液塞入虫孔,或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虫洞,并用泥土密封。
芒果扁喙叶蝉
为害症状:扁喙叶蝉的弱虫或成虫通过刺穿芒果幼嫩组织,吸取汁液,导致芒果幼芽、花蕾干枯,果实脱落,容易引发煤烟病。
生活习性与发生特点:扁喙叶蝉经常是一年产生多代,并且常年存在,世代重复出现,2-4月份高发。
防治方法:在芒果幼果期检查叶片和幼果,发现叶片和幼果上有粘稠液体渗出,并滴向树冠下的表土时,就要用20%噻虫螓、48%毒死蜱各1500倍混合喷施叶面,或用1000倍0.5%苯氧威、1000倍25%吡蚜酮混合液,均匀喷湿树冠内外所有的枝叶和幼果,以有水珠下滴为宜。
芒果蓟马
为害症状:蓟马是芒果常见虫害,该害虫以成虫、若虫锉吸芒果的茎、叶、花、果的汁液,导致植株枯萎。被害叶片叶缘卷曲不能展开,呈波纹状,叶片变狭或纵卷皱缩,叶脉淡黄绿色,叶肉出现黄色挫伤点,似花叶状,最后叶片失去光泽、僵硬、变黄、变脆、脱落。新梢或幼苗顶芽受害,枝叶丛生现象或顶芽表现萎缩。被蜇过的果面表皮油胞破裂,逐渐失水干缩,疤痕随果实膨大而扩展,呈现木栓化形状。
生活习性与发生特点:芒果的蓟马发生高峰和芒果物候期有密切的关系,蓟马危害从初花期开始,至盛花期危害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当小果期到来时,虫口数量会明显下降。在芒果生长、开花结果的时候,遇到温暖干旱的天气,危害会更明显。
防治方法:物理方法可用黄/蓝板引诱;常在园内观察,嫩叶期、初花期、盛花期均可通过肉眼观察和抖动花序等随时观察虫体发生,在完成世代交替前防治效果较佳;药剂上可以选择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啶虫脒等,发生严重时可复配阿维菌素、甲维盐、毒死蜱等。
煤烟病
危害症状:有多种真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受害叶片或果实上现黑色近圆形霉斑,后霉斑密布且相互融合,严重时被黑色霉层盖满。
防治方法:合理密植修剪,保持通风透光性。彻底防治叶蝉、介壳虫、蚜虫等传播媒介。在使用杀虫剂灭芽、杀介壳虫的同时,加入适量高锰酸钾喷洒预防。病害初发期,可用0.3度石硫合剂、0.6%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防治。果实生长后期喷药2-3次。
交链孢霉叶枯病(叶疫病)
危害症状:属常发次生病害,初生灰褐色至黑褐色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后发展为叶尖枯或叶缘枯,严重时叶片大量枯死,在夏季多雨季节容易流行,栽培管理差或树龄较大的果园也常见。湿度大时病斑上现灰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选用抗性品种,加强果园肥水管理,增强果树抗病能力,清除病叶烧毁。在发病时可喷施2%的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进行防治。
枝干流胶病
为害症状:流胶病是芒果生产中的一大病害,常引起芒果枝叶干枯,苗木死亡,降低植株的抗逆性。同时该病害危害芒果果实,导致早落果;成熟果外观品质变劣,贮藏期缩短。常与其他病害复合侵染,互为条件,导致芒果生产大幅度减产。侵染后在根、茎、顶芽、花、果上流胶是该病的主要特征。侵染部位有乳白色树液流出,几天内逐渐变为乳黄,最后变为黏稠的琥珀色树胶。
防治方法:苗圃地要选择在通风干燥处,芽接部位要保持干燥,芽接成活解绑后,要使苗木通风透光,并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2次,苗圃幼苗一旦发病,应及时拔除。结果树的大枝干发病,人工刮除病部,并用30%氧氯化铜浆涂敷伤口。在发病季节,可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喷雾。发病较重的果园,可进行树干涂白,定期喷施1%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
白粉病
危害症状:为真菌性病害,集中发生在气候比较干燥的地方。主要侵害芒果的花穗、叶和幼果,感染初期只呈现白色粉状的小斑点,而后逐步扩大为大片的斑块,形成一层白色的粉状物体。当芒果花被感染后,其花萼、花茎和枝柄也逐渐被这种白色粉末所覆盖,而后变为黑色,直至枯萎;当芒果幼果被感染后,果实表面便会布满白色粉末,导致果实极易脱落。
防治方法:在气温21-22℃时(海南省西部2月下旬至3月初)流行。在发病期可用硫胶悬剂、粉锈宁、甲基托布津等喷施,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盛花期及高a温环境下忌用含硫药剂。
细菌性黑斑病
危害症状:又名细菌角斑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侵害芒果的叶、叶柄、果实、果柄。产生溃疡病斑,引起落叶、落果和枝条枯死。各部位病部共同症状是:病斑黑褐色,表面隆起,病斑周围常有黄晕,天气湿度大时病组织常有胶黏汁(菌脓)液流出。另外,在高感品种上还可以使花芽、叶芽枯死。该病危害而形成的伤口还可成为炭疽病、蒂腐病菌的侵入口,诱发贮藏期果实大量腐烂。
防治方法:清理果园,把发病的树枝和叶子收集起来,集中烧毁处理。刮除茎部树胶及烂部,涂以1%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保护。在嫩梢和幼果期要喷药保护嫩梢、幼果,药剂可选用1%波尔多液;40%氧氯化铜悬浮剂500倍液;农用链霉素2000-3000倍液。要特别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台风暴雨前后要喷药保护和防治。
炭疽病
为害症状:为真菌性病害,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潮湿、多雨的季节尤为严重。病叶初期出现褐色小斑点,周围有黄晕。病斑扩大后成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数个病斑融合后形成大斑,使叶片大部分枯死。果实感病后,只呈现针头般的小黑斑,此症状一直潜伏至果实成熟时才会爆发出来。而且其潜伏期即具有较强的感染性。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冬季清园,将病枝、病叶剪除烧毁,并喷1次2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花穗抽生至开花期、嫩叶期每10-15天喷药1次,药剂可选用多菌灵、代森锌、甲基托布津等。果实生长期一般每月喷药1次,药剂可用1%-3%等量式波尔多液、多菌灵等并配合高钾叶面肥喷雾。